4月26日下午,伦敦大学哲学博士、重庆大学青年教师彭佳以“神圣的相遇:从后德勒兹派女权主义视角重新解读藏传佛教密宗中的两性关系”为题作讲座,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秦臻主持讲座。
彭佳博士从两个部分展开,她首先就所汇报的课题研究方向、意义及其成果作了阐释,并侧重介绍了重释藏传佛教神话中的两性关系,并提出立足当代语境下,需要重新诠释两性关系的意义。
随后,彭佳博士以英文的博士论文为例,着重阐释了学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她以自身的艺术实践为例,介绍在当代艺术潮流中,她是如何吸取、借鉴和移用藏传密宗佛教绘画艺术,并以狗为题材和形式的另一种言说方式的艺术介入的个人探索的途径和经历。她还提出西藏藏密艺术的愤怒鬼怪女性形象按时间可以分为四类:早期“杂像”,复兴时期“独像”,成熟时期“性崇像”,完成期“藏女神像”。这一创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和发展了罗伯特-琳洛斯关于印度佛教绘画艺术的愤怒鬼怪形象的研究,得到了亚非研究学院(SOAS)宗教女性主义研究主任斯恩-霍索恩的大力支持和英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彭佳博士还分享了她自身的求学经历,并耐心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让现场师生受益匪浅。
(当代视觉文化艺术中心 文:严弢;图: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