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界
重庆日报:1+1>2 川渝高校协同创新释放集聚效应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9日 17:09   作者:李星婷   来源:重庆日报    浏览:

本报道链接:http://m.cqrb.cn/cqrb/2020-07/08/004/content_182919.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成立仪式现场。(川美供图)

7月7日,西南大学和西华大学在重庆签订《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合作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资源,服务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

这只是川渝高校合作的一个缩影。近来,四川和重庆的多所高校签订了多个联盟合作协议,包括川大、重大牵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川美、川音牵头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等。签约的这些高校将在教育、农业、科技、艺术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川渝高校有怎样的合作基础?将携手做些什么?又将带来怎样的效应?

农业

优势互补,瞄准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

日前,西南大学还与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了“6+1”共7项任务,包括共建共享特种动物与功能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谋划建设西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推进建设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工程,助力双城经济圈建成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西南大学与四川农业大学都是建于1906年的百年老校,且同根同源。”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在蚕桑、柑橘、肉牛等产业发展方面,西大具有优势;川农则在水稻、小麦等农作物育种等方面特色鲜明。双方确定这些科研合作领域,旨在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取长补短。

此次西南大学与西华大学的签约,则将重点围绕“农业智能装备”与“川菜渝味食品”两大领域,共建一批创新平台,研发一批关键技术,培养一批专业人才。

科研

联合攻关,发挥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效应

今年5月,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川渝地区的20所高校,组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

“联盟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多个领域合作,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效应。”在重庆大学校长张宗益看来,四川和重庆的高校渊源深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重庆大学主要的创建人就来自当时国立成都大学的几位川东籍教授;而1952年院系调整时,重庆大学的地质系、化学化工系、商学院、医学院等均迁至成都,成为如今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中的一部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建立,使两地高校从竞争走向共享合作,在差异中互补。”张宗益表示,目前西部科学城正在推进建设,该联盟众多高校优势互补,可以联手向国家争取更大的项目和资源;携手争取更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大的科学装置落户;联合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解决科学研究的“卡脖子”问题;还可以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和智力资源服务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为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让川渝地区的高校合作有很大机遇和潜力,能发挥1+1>2的作用。

艺术

启动3年行动计划,打通成渝艺术走廊

7月2日,由川渝68所高校参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在成都成立。该联盟由川音、川美牵头,旨在推动成渝地区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产业发展,打通成渝艺术走廊,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川音和川美也是同根同源。”川美相关负责人介绍,两所学校都起源于成都艺术专科学校。上世纪50年代,该校的音乐科与西南人艺、四川曲艺团等整合组建成川音;该校的美术科与位于重庆的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合并成为川美。

“参与艺术高校联盟的68个成员单位,涵盖了四川和重庆主要艺术院校,包含的艺术门类齐全、艺术人才众多。”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周思源表示,联盟还将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艺术联盟·成渝艺术走廊”项目,项目计划分3年完成,拟落地四川资阳、安岳和重庆大足等城市,通过展览、演出等多种艺术形式,打造成渝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圈,如资阳、安岳、大足的石刻文化艺术圈,隆昌的石牌坊和荣昌的陶器文化艺术圈,内江的张大千文化艺术圈等。通过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服务高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人才

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全方位合作

近日,长江师范学院也与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科学院签订协议。该校将与这些四川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师范教育、农学等领域深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合作。

此外,川渝两地多所高校参与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乡村振兴学院联盟和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协同发展中心(简称“两联盟一中心”),不久前在永川区揭牌成立。该联盟现有成员单位60余家,包括泸州市、九龙坡区等23个川渝地方政府,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泸州高新区、璧山高新区等11个高新区(园区),还有7家企业。“两联盟一中心”旨在打造相互开放和共享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搭建资源共享和优质服务平台。

“成渝两地以多所高校牵头,共同成立一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联盟,不仅有利于成渝地区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各高校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品牌效应,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独特贡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