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体工作室: 聚焦“艺术+社会” 探索跨界与融合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30日 17:26   作者:唐筱笛、秦越、刘叶子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

作为学校“特色工作室培养计划”建设的特色工作室之一,跨媒体工作室以“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时代精神”为一切探索之始终,秉承将学生带到社会现场去检验的教学方法,让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相互学习合作,形成一种跨专业、交叉性强的学习模式,引领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获得独立成长。

“起承转合”间寻求自我定位

工作室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本真的回归。在教学中跨媒体工作室从四个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学者、教育者、艺术家、社会实践者。在新媒体艺术系的曾途老师看来,这四种身份界定有着“起承转合”的内在联系。“起”是学者,将混乱的东西加以整理,得到有价值的理念和想法;“承”是教育者,将价值放大,传递出去;“转”是艺术家,去冲破去改变,使得既有的价值产生转折和剧烈的变化;而将前面三种融为一体的社会实践便是“和”的代表,旨在将价值整体传递给其他领域和其他的人。

工作室强调学生回到一个基本的人的状态,“让我看看你隐形的翅膀”这个宣传标语表达了对工作室成员的诉求——不要自我封闭,自我约束,维持住那个虚无的自我;不要假装自己和世界很熟,要永远保持自我边界的开放。学会将这四种抽象的身份界定和自己具体做的事情相结合,在四种价值观中感知这个世界,学会定位,走出迷茫,找寻发展方向。曾途表示,跨媒体工作室所呼唤的是找回现代人所丢失的自我本真,同时也只有拥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本真,才能在保持自信的同时谦虚地看待变化莫测的艺术世界。

“跨”中碰撞,实现合作共赢

跨媒体工作室前身叫做新媒体工作室,只招收新媒体艺术系和纯艺相关专业的同学,后改革面向全校各专业招生且将工作室更名为“跨媒体工作室”。仅仅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工作室教学理念的转变——脱离孤岛效应,返回到开放的世界。曾途介绍到:“现在我们的成员中有学设计学的,有做公共艺术的,也有学美术学做策展的,大家在集合的一个起承转合的小团队当中,能够产生一个合作体系。”通过转变,跨媒体工作室以极强的包容性吸收了来自学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在成员组成中真正达到了学科上的跨越融合。班长朱献帆介绍到:“我们工作室正在建立公众号,也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请一些很有趣的人,通过这些举措和全校师生建立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实际上,我们希望把我们得到的机会分享给整个学校,把‘跨’字‘玩’得更大。”

除了在学科上的“跨”以外,老师还会给团队拟出许多不同方向的课题,成员们需要和社会组织、企业、政府的一些项目进行合作交流,实现领域上的跨越。工作室项目涉及展览,由影像作品、文字艺术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多种媒体途径进行传播,这是媒介上的跨越。当然在跨越中还是以团队为单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方向,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适合自己的、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宛如树林效应一般,互相汲取水分共同生长。

到现场中去,构建“教学+现场”共生系统

跨媒体工作室的教学主要是通过一个个项目组成,学生要了解艺术是在怎样的现场发生,学术逻辑要放到社会现场去进行检验,总而言之现场是第一位。据朱献帆同学介绍,跨媒体工作室与许多艺术中心、国际工坊有合作,开题后导师作为顾问帮助学生完成,将权力下放给学生。同时,辅佐一些知识补充,让学生走进一个相对比较宽的领域。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是学生走到二楼了,导师帮助他们看看能不能到三楼,下次大家再一起看从三楼能不能到四楼,但绝大多数楼梯的修建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当然在实践过程中,现场往往会遇到种种不可预知的困难。面对阻力,曾途告诉同学们:“我们种一棵桃树或者李树,不要着急去摘果,而是把它的果子打掉,这个时候先把根作好,先把时机这个概念给理解好,然后到了三年之后,你一定会结果子。”正是通过一次次在现场的实践,一次次经验的总结与积累,工作室的每一位同学都由衷地感慨“在工作室里成长得非常快”。

跨媒体工作室不仅仅是跨界与融合的体现,更倡导“到现场去”的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给予优秀学生独立于普通教学之外的特别培养,为优秀学生最终成长为艺术家或某个平台的领军人物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学生记者 唐筱笛 秦越 刘叶子/文 工作室供图)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