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肩负重托共赴盛会 不负期望接续奋斗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 12:03   作者:   来源: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报、中国文艺志愿者、重庆日报    浏览:

焦兴涛(全国政协委员、 副院长)

两会专访丨焦兴涛委员:在今日中国的现实和变化中彰显艺术的力量

从2023年两会提出《关于鼓励大学生落户乡村创业就业的建议》《关于健全我国农村中小学“乡村美育”体系的提案》,到今年两会提出《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焦兴涛的两会提案始终聚焦在艺术的社会、教育等普适性的功能上,始终坚持根据当下中国的现实和变化来更新艺术的方向。

中国文艺网专访焦兴涛委员,听听他对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思考,以及他在当代艺术领域所倡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自觉尝试融合交叉的艺术实践。

中国文艺网:近年来,无论是“艺术乡建”还是“艺术疗愈”,您的两会提案和艺术实践一直聚焦在艺术的社会、教育等普适性的功能上,为什么您会对这样的领域如此关注?

焦兴涛:不管是在个人创作方面还是在集体艺术项目方面,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我关心和思考的领域。人类历史中的艺术从本质上讲,一直是对彼时彼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观念的表达和呈现。

艺术逐渐成为“自律的艺术”,并由此形成一个完整闭环的“艺术世界”,也是近一两百年的现象;与此同时,艺术内部的话题的不断完善,也依赖于艺术商业和资本的支持和参与。今天,艺术的价值越来越倾向于离开“白盒子”的空间,才可能有机会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和方位。如果再环视中国当下的现实和变化,尤其是经历了疫情之后,艺术“何为”和“为何”的问题成为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今天的艺术院校总体来讲,还是在已有的专业媒介的框架下进行教育教学,传统艺术的应用场景虽然继续存在,但是社会发展的转型以及新技术的冲击已经成为共识。一方面,这是一个艺术创作“何为”的问题,同时,这又是一个艺术教育“何为”的问题。今天的艺术如果不能和真实生活产生具体的联系,那么,艺术的力量就会变得无足轻重,艺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就可能漂移于现实并无所适从。

中国文艺网: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您关注思考的问题。您曾经指出,“作为手段的艺术,对于乡村而言,似乎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又很谦虚地说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十年,“我们为这个小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几乎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贡献”。但您又是十年如一日,坚持去乡村做这样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案例,这是为什么呢?

焦兴涛:就像那句话“人是自己的目的”一样,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对于我的工作而言,艺术就是乡村振兴的目的,而不仅仅是乡村振兴的手段。这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可以通过“美育”的方式来获得“共美”与“共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鼓励自我表达来激发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乡村振兴最根本的是人的振兴,而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能自主地去实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艺术对社会创新的价值;与此同时,只有成为真实的社会需求,才有可能为艺术教育拓展新的领域和应用场景,而不仅仅培养需求有限的职业艺术家和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

中国文艺网:在羊磴镇的艺术实践中,您指出“假如艺术不能和今天的日常世界发生具体的联系,不能对今天的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产生反应,没有进入真实世界并呈现个体与社会博弈互动的能力,没有延续传统并影响未来生活的方法,艺术就有可能变得无足轻重。”那么您认为在当代艺术领域,今天我们的艺术家应该去哪里、做什么、怎么做?

焦兴涛:鉴于对当代艺术领域的问题理解不同、出发点不同,每个艺术家都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工作方式,并且,每个艺术家的选择和艺术实践都应该被尊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避开熟悉和遵循惯例的模式和方法,倡导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出新,“新”是更需要去鼓励的,而自觉地融合交叉应该是值得去尝试的工作方式。

(来源:中国文艺网)


关于推动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建议

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大学生中,有18.5%的学生存在抑郁倾向,4.2%的学生有抑郁高风险倾向。

2023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构建“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

调研发现,初中、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专职教师等资源配置上很难做到充分保障。大学生面临学习升学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心理辅导教师比例太小,难以应对众多学生复杂的心理健康需求。

艺术疗愈融合了艺术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通过艺术的创造性过程来改善参与者的生理、心理和情绪健康状态。它通过艺术形式帮助人们表达情感、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于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艺术疗愈,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其治疗方法涉及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并与中国的学校美育中的许多内容存在天然的契合点。把艺术疗愈内容纳入学校美育教育,可以拓展学校美育内涵,并成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措施的重要补充。

首先,具有艺术疗愈特质的美育相关课程可以让所有学生受益;其次,艺术疗愈过程中所借助的绘画、手工等方式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会使得学生的接受度、参与度较高;再者,现有心理测评试卷可能受到学生自我认知、防御机制或社会期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回答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借助艺术疗愈方法可以为更准确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补充手段;最后,可依托现有初高中“美育”课程体系以及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制度等做法,通过对在职美育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多层次多路径构建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和管理的体系。

为此建议:

一、强化思想和价值观引领。在艺术疗愈实践中融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分享,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感受和经历,增进相互理解和包容,营造和谐、多元的校园氛围。

二、美育课程带动艺术疗愈。将艺术疗愈作为美育课程教育的延伸,结合“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实施,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建设的另一种路径。结合现有的美育相关课程,如绘画、手工艺、雕塑等,开展以艺术疗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和分享,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表达情感,提高自我意识和情感管理能力。国内院校中,中央美术学院在理论研究方面, 在教学和社会实践方面均做出了充分的积累和准备。

三、发展艺术疗愈学科专业。在有条件的艺术院校开设艺术疗愈专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资源,结合中国实际,制定适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社会培养专业的艺术疗愈人才。对在职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师进行艺术疗愈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

四、建设校内艺术疗愈平台。在校内建设艺术疗愈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疗愈的安全、舒适的环境。组织定期的艺术疗愈工作坊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治愈力量。

五、选择地区和学校试点推广。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省市的大学和中学进行试点,建立大学和中学联动、学校和社会共建的艺术疗愈融入学校美育的体系,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切实有效的“艺教医”心理健康建设新方案。

(来源:中国美术报)


张凯丽、宗庸卓玛、郭蓉、焦兴涛委员:

建立文艺志愿者“驻村到乡”接力工作机制 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力量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进程中,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日前,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对繁荣乡村文化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明确指引。近年来,各级文艺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开展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扎根人民,用文化为乡村“培根铸魂”,让乡愁有守望之地、文脉有寻根之处,发展有传神之笔,用文艺的力量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经济文化全局大发展。在现有文艺志愿服务下基层活动成果上,文艺志愿服务需要强化连贯性,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文化与精神需求,提供更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

一、乡村振兴文艺志愿服务大有可为

(一)文艺志愿服务连贯性仍需加强。当前,文艺志愿者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服务较为集中,“活动化”、“节日化”较多,需要增加服务时长,需要鼓励和支持均衡化、持续化文艺志愿服务。

(二)文艺志愿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贯彻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各行业积极响应号召,推行驻村帮扶的工作机制,取得丰硕成果,例如驻村医疗方面,秉承“业务支援、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原则,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整合下沉,推动医共体建设走向深入,保障农村地区医疗需求得到高质量满足。在文艺方面,还需大力支持建立与完善适配文艺志愿服务驻村下乡机制,持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效。

(三)文艺志愿服务供需匹配需要更科学。做好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切实了解和把握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进行供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特殊群体的文艺志愿服务需要重视。

二、建立文艺志愿者“驻村到乡”接力工作机制的建议

基于以上的问题,提议建立文艺志愿者“驻村到乡”接力工作机制,积极发挥文艺志愿者的作用,促进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切实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立文艺志愿者数据库,搭建文化需求匹配数字平台。强化数字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的文艺志愿者数据库,收集志愿者的专业背景、技能特长和服务意愿等信息,组建由专业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大中专学生等组成的文艺志愿者队伍,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志愿服务体系。同时,搭建农村文化需求收集数字平台,让各乡村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发布文化活动需求,实现志愿者资源与农村文化需求的精准匹配。

(二)创新文艺志愿者工作模式,打造常态化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品牌。为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按照“一村一策、一乡一品”的原则,组织文艺志愿者分批次、分阶段进驻乡村,定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和培训,如文艺表演、美术展览、手工艺教学等。每一批志愿者完成任务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力,保证文化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创新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撬动新业态群体力量,持续推动“驻村到乡”志愿服务常态化,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志愿服务品牌。

(三)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建立专家指导团队,为志愿者提供项目策划、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专业的文艺水平和社区服务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创作反映乡村生活变迁、展现乡村振兴成果的文艺作品,开展符合当地需求的文化活动。同时,推动培训课程模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积极开展文艺培训班,为群众开展包括声乐、舞蹈、器乐、音乐素养等各个门类的艺术培训课程,教授乡村居民文艺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文艺创作热情,让艺术培训惠及更多百姓,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四)完善跟踪评估体系,构建良好宣传保障机制。定期对“驻村到乡”接力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农村群众、志愿者和地方政府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方案。此外还需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健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激励等多重保障机制,激励和表彰在“驻村到乡”接力工作中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社会反响良好的志愿者和团队,授予志愿服务杰出贡献奖,形成文字、视频等多载体宣传材料,联动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同步宣传报道,提升文艺志愿服务影响力,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和服务动力。

(来源:中国文艺志愿者)


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

全国政协委员、 副院长焦兴涛在赴京参会的行李箱里,装了一幅传统版画。 在焦兴涛看来,在迈入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保护好和研究好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焦兴涛认为,一方面,要更加有效地对以物质形态遗存下来的文化成果进行保护和研究。

比如重庆的大足石刻,不仅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深入研究传统艺术审美和表现的重要资源。 把对大足石刻艺术的研究和考察纳入课程体系中,支持川美教师和学生围绕大足石刻进行研究和创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和最为鲜活的部分,需要更多地去发掘、整理和呈现。比如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持续推动綦江农民版画的创作和发展。

焦兴涛表示,下一步将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进入生活、进入艺术表达;在艺术创作中吸收传统艺术的资源,创作更多具有中国精神的优秀艺术作品,绘就新时代的壮阔画卷。

“此外,还将围绕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空间环境设计,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日常和公共空间。”焦兴涛说。

(来源:重庆日报)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