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系教师讲坛 |申子辰主讲:从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庙建筑看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2日 07:42 作者: 浏览:

美术学系教师讲坛 |申子辰主讲:从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庙建筑看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

2016-09-11 川美美术学系           


美术学系教师讲坛

题目:从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庙建筑看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

主讲人:申子辰

时间:9月13日(周二)下午4点

地点:川美行政楼二楼五会议室

讲座简介

主题:从公元前五世纪的神庙建筑看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

关键词:多利亚柱式、女像柱、帕特农神庙

提要:

希波战争的胜利激励了《荷马史诗》等英雄主题的发展。文学、建筑、雕刻、绘画通行在公共领域,必然遵循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古典时期,艺术中消极的女性群像衬托出大写的希腊公民。悲剧表现了对前希腊神祇的诋毁,女性是悲剧的主角——是被斩首的女妖、是被奸杀的女王、是被囚禁在家的妻子、也是听命于宙斯的雅典娜。喜剧则讽刺了女人参政的可笑。神话中的性别等级反映了世俗社会的性别歧视。男神庙的兴建、多利亚柱式的成熟、女像柱和男像柱对异族和前希腊神祇的奴化,成了雅典男权统治在艺术上的象征。帕特农神庙装饰中两种美学的糅合是雅典文化二元论的反映,不过,优雅的伊奥尼亚柱式是被边缘化的,仅作为多利亚柱式装饰上的补充。古典晚期雅典城邦政治解体,象征英雄主义的多利亚柱式也衰落下去。

主讲人简介

申子辰

江苏南京人。中学、本科和硕士阶段,相继求学于南京理工大学附中、华东师范大学美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王旭尊老师、陈若筠老师、王伟中先生、陈心懋教授和刘伟冬诸教授。1996年起先后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美术学系。现为 美术学系讲师。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一年,师从戴锦华教授,方向为女性学,获得优秀访问学者的称号。

2001年至2010年,本人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切入艺术创作、展览策划、艺术史教学、理论研究、艺术评论和社会关怀。1992年-2002年,以艺术创作为主,代表作品,行为艺术《寻找自我》(1993年,上海)。2000年至2010年,致力于女性艺术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展览策划,主要展览:《与性别无关》展览(2001,南京博物院、上海美术馆),“中国女艺术家与朱迪芝加哥对话”艺术展(2002年,泸沽湖)。2002年在国内首开《女性艺术》、《古希腊艺术的性别特征》等艺术与性别的专题课。出版专著审美的变迁——艺术的性别论文集,申子辰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她’在镜中——古希腊民间艺术的性别特征》(2010,九州出版社)。曾在《北京大学学报》、《画刊》、《美术与设计》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在第二届美术史年会上引发女性艺术原型的大讨论(2008)。主持重庆市教委课题一项(2004)。经过多年努力,2009年在 成立女性艺术研究中心,聘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陶咏白研究员为首席专家,成立了由文化界和艺术界的学者、策划人组成的专家团,与全国四十余家专业团体签订了合作意向。女性艺术研究中心倡导建立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暴力和色情的艺术世界,中心曾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重点高校与文化社区组织演讲和艺术展演,受到文化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