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谱系中,其重要的一脉是来自于现实主义的绵延、发展与嬗变。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在油画还是其它艺术领域,四川美院的现实主义均有深厚的积淀与完整的脉络。譬如“伤痕美术”时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乡土绘画”所推崇的自然主义的现实主义,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景观现实主义,以及2000年以来,以日常、微观、身份、阶层为切入点的“新现实主义”。孟福伟的创作秉承着四川美院的现实主义传统,立足于个人经验,并保持着与现实、与时代的对话。从题材上看,其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倾向于主题性创作,艺术家关注社会事件,敏感当代人的生存现实与思想境遇,作品有浓郁的人文关怀;第二个类型是基于艺术家的农村生活记忆与生命体验,创作了大量具有乡土写实风格的作品;第三个类型强调日常的、碎片的生活体验,作品多少具有微观现实的特点。虽然在题材与语言上各有侧重,但孟福伟作品的底色是以乡土现实主义展开的。
在中央美院读本科时,孟福伟所在的是雕塑系的第四工作室,研究方向是“材料与观念”。那个时期,孟福伟几乎尝试过陶瓷、铸铜、金属焊接、木雕、石雕等多种材料。作品的风格与表现手法涉及过具象、表现、抽象与现成品。早期的代表性作品是《吃酒席》。用导师吕品昌先生的话讲,“很有生活,泥味十足”。在这件作品中,陶土独有的质感与泥土味让作品弥散出乡土气息,扎实的写实功底与民间泥塑手法的结合,赋予作品一种质朴、深厚的人文情怀。语言洗练、夸张,人物个性鲜明,朴实可爱。对场景的强调,不仅为作品注入了叙事性,也使得艺术家注意到民间的、地域性的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民俗学价值。本科毕业之后,孟福伟选择到大学任教,工作了几年后决定回母校继续深造。研究生阶段,他最为倚重的材料是陶土。在他看来,陶土是一种有温度、有文化质感的材料,也是一种塑造性很强的材料。在创作过程中,手工与劳作、时间与过程、物性与心性都会因艺术家的个性而赋予作品独特的气质。
以《吃酒席》《三锅石》为出发点,孟福伟坚定的走向乡土现实主义。在《彩虹总在风雨后》《废墟上的春天》《农家乐》等作品中,艺术家不仅强化了地域性的农村生活,而且通过丰富的情节,呈现了农村生活的富足与多样,以及农民身上那种乐观、豁达,以及坚韧的性格。这些作品既有艺术家个人的生活记忆,也是对那些生活在农村、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礼赞。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农村、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不是居高临下的俯瞰,也没有所谓知识精英的优越感,相反,是“近距离”的观察,饱含深情的表现。事实上,通过场景与叙事,孟福伟一方面在作品中强化了地域性与民间性,另一方面,借助对普通人的塑造与关爱,不断丰富人民性所具有的时代内涵。在近期的作品中,孟福伟尤为注重民间的、传统的语言要素的运用,特别是对“写意”手法的钟爱,让作品增加了不少东方化的审美意味。当然,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也源于作品的用色。不同于传统施釉或斗彩、新彩的色彩表达,孟福伟的用色强调直觉,重视绘画性。同时,他喜欢将陶土、高温色料、新彩和一些新材料结合起来使用,希望作品传递出一种质朴的、多少具有原始意味的色彩体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次展览的一个独特展览单元是“师生同行”。16位年轻学子是孟福伟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也有部分来自陶瓷特色工作室。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美院就以“创作带动教学”的理念,以及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使得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优秀的青年艺术家。近年来,随着四川美院特色艺术工作室的成立,不仅让师生之间有更深入的交流,也强化了大家的专业认同,更重要的是,学生会在较短的时间从学习状态进入创作状态。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正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修养与情怀影响着学生,激励着学生,而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与艺术思想,也因为学生的传承与发展,汇聚、塑造着四川美院的文脉与创作传统。
文/何桂彦
2023年3月30日于川美虎溪校区
版权所有 2020-2029 美术馆
Copyright © 2020-2029 SCFA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