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Home

溯源——吕林艺术与教育文献研究展

前言


1938年4月10日,延河水畔,宝塔山下,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鲁迅艺术学院。这所随后即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学校的成立,开启了中国革命文艺教育的新纪元,谱写了中国革命文艺的新篇章。1940年9月,吕林考入鲁艺美术系第四期,师从江丰、古元、王朝闻、王式廓等第一代中国革命美术先驱,夯实了艺术基础,拓展了艺术视野。延安,是成就吕林不凡艺术人生的关键阶段和转折点。

在考入鲁艺之前,吕林即以木刻版画创作的方式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至1939年,他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地下党的领导下担任宣传干事和美术编辑。1945年8月,吕林从延安鲁艺毕业,即在八路军一二〇师独一旅战斗剧社任宣传干事,随后调到晋绥军区政治部工作。此时期创作的木刻连环画《纪利子》,版画《马尸变工事》等作品最为人熟知。除了艺术创作,吕林还投身于艺术教育,1948年至1949年,吕林先后在临汾、西安参与创办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艺)二部美术部、西北军政大学美术系。在此期间,他负责教学组织,先后将古元、力群、彦涵、王式廓等革命老区艺术家木刻作品带到学校举办观摩展览。这些组织教学的经历,为吕林日后创办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 前身),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南人民艺术学院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彼时的吕林作为美术教育的第一代“掌门人”,担任美术系主任。在极短时间内,他构建起完整的教学体系,将革命的美术教育成功转型为“新型”“正规”的高等美术教育学院,为现代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与学科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的本科教学,推行绘画、雕塑、版画、实用美术分科教育,课程涵盖文艺理论讲话、素描、写生、创作方法与实习、艺用人体解剖、透视、美术鉴赏、构成、民间美术研究、中外美术史等。为满足教学需求,他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全国各地,动员李有行、江敉、郭乾德、叶正昌等在当时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艺术家加盟充实师资。没有教具,他远赴上海购买石膏教具。没有合适的教材,他亲自组织编写随后成为当时全国美术院校通用教材的《艺用人体解剖学》。在艺术教育上,吕林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结合社会实践,宣传国家的政策与方针,表现社会现实与人民理想,创作出了不少鼓舞人心的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专业美术学院的教育与宣传作用。

作为艺术教育者,吕林在教学、规章制度、课程设置、师资组建、教材编写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为之后 的教学与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艺术家,吕林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才华,不仅版画创作影响深远,在油画、水彩画、连环画、雕塑、水墨画等领域亦力作不断。因长期居于成都,他对四川画像砖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汉画像砖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装饰性极强”。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吕林,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四川画像砖石,将木板、水泥板、城墙砖、石头、石膏板作为创作版材,以《湖岛丰收》《桑园》《鱼跃》《夏》《行军路上》《梨园管理》等,首创拓片形式的新形式版画。除此外,钟馗和熊猫等水墨人物、动物笔墨朴素,线条简练而意深,是他另一类非常有代表性的创新作品。 

从西北到西南,吕林对艺术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创造力。他把解放区光荣的革命文艺火炬传递到西南甚至全中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教育者。

今天, 已走过80余载艺路征程,正是在继承及恪守吕林等前辈筚路蓝缕、栉风沐雨的初心,一代代川美人薪火相传,才铸就其“出人才、出作品”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川美之路”。前辈们追求艺术教育的理想,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一使命和初心,深植在川美人深厚的学统基因之中。吾辈当承前辈之志,续今朝之长歌。

“溯源——吕林艺术与教育文献研究展”是 美术馆梳理研究学院学统的重要专题项目。展览工作组历时两年,查阅整理资料档案数千份,目的是尽力让展览能够还原出真实而立体的吕林,一定程度呈现出川美前身之一——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光辉的历史。愿以此展向 的前辈和奠基者们致敬!

 

  美术馆 陈刚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20-2029 美术馆

Copyright © 2020-2029 SCFA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