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系是
的传统优势专业,几十年来构建了系统、完整的雕塑教学体系,形成了“坚实厚重,灵动创新”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雕塑专门人才,创作了富有时代影响力的雕塑作品。雕塑系是雕塑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是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重庆市“三特计划”特色专业。创作了大型组雕《收租院》、毛主席纪念堂《毛泽东坐像》雕塑、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红岩魂》《红军长征纪念碑》等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雕塑作品。近十年来,雕塑系在当代雕塑创作与研究、跨媒介雕塑创作以及参与式公共艺术的教学、创作实践等方面创作了丰硕的当代雕塑作品,取得了新的突破。
《收租院》
雕塑系现有教职工26人,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助教3人,行政人员3人,师资结构完整合理。优秀的师资团队在科研创作、教育教学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曾获评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雕塑系以全系之力,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与艺术理论知识,具备运用雕塑传统材料、综合材料及现代技术进行空间立体造型的能力,能在雕塑艺术、公共环境及创意行业从事专业雕塑创作的实践创新型人才。
传承融合,以“当代雕塑+”思路拓宽培养方向
雕塑系在近六十年来成长的过程中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雕塑事业做出了重要而巨大的贡献。而今,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科技信息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当代雕塑边界不断扩展、内容不断丰富,观念不断更新。在秉承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雕塑系努力吸收、探索西方雕塑传统和中华民族自身传统中的精华,在认真梳理雕塑发展文脉及遵循雕塑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了“当代雕塑+”的教育理念,在坚持雕塑空间造型训练的基础上,以“当代雕塑+”的模式拓展了“跨媒介雕塑”“具象雕塑”“景观雕塑”“器物雕塑”四个培养方向,其中,“跨媒介雕塑”专业方向和“器物雕塑”工作室方向为国内首创。
《歌乐山烈士群雕》
通过四个培养方向的拓展,实现了让雕塑与环境空间深度融合并互动成为可能;增强了传统写实雕塑在继续承担弘扬主流文化功能的同时,不断服务新的艺术消费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能力;实现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助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完成当代雕塑教育的重新升级。
夯实基础,多元选择,延展培养路径
“2+3”培养模式构建完备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制教学基础。雕塑系结合当代艺术教育特点及要求,提出了以“夯实基础 多元选择”为教育理念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以工作室教学模式来强化专业方向,加强各个专业方向领域知识的系统化。实施“2+3”培养模式,即学生大一、大二进入基础部学习,重点夯实基础造型能力。大三至大五根据自己的志向选择填报工作室,在双向选择后的基础上进入工作室学习。基础部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造型能力、空间意识、手绘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安排与各个工作室相关的衔接课程,为学生选择学习方向打下基础。跨媒介雕塑、具象雕塑、景观雕塑和器物雕塑四个工作室一方面延续传统优势和特色,同时探索建立本专业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培养致力于当代跨媒介创作、写实雕塑创作的职业艺术家和致力于公共空间雕塑和景观设计创作、当代创新性器物雕刻创作的专门人才。
雕塑系在夯实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拓宽课外实践。搭建了前沿生动的“三级”展览机制,即引进社会资金创立“明天雕塑奖”;雕塑系连续举办15届“雕塑系学生作品年展”;各个工作室举办阶段性教学成果及创作汇报展,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雕塑艺术的研究,并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和创作的开展。联接了丰富鲜活的实践平台,分别在上海、福建、甘肃、成都、重庆等地设置了八所教学实践基地,每年承担雕塑专业四个工作室方向、近100人次的专业教学实践,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协同创新,搭建平台,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雕塑系依托西南地区丰厚的艺术遗产和厚重的人文传承,创新在地艺术实践方式。2012年,雕塑系师生与贵州桐梓县于合作建立“羊蹬艺术合作社”,借助“艺术协商”的独特理念,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艺术重建乡村,成为国内“参与式”艺术实践的典范。先后应台北当代美术馆、高雄两岸公共艺术研讨会、中国雕塑论坛、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以及“一席演讲”邀请做主题演讲发言,作为川美雕塑实践创新的学术成果被广泛关注。
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搭建学术平台、创立学术品牌,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从2013年开始,与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立由
主办,雕塑系承办的“明天雕塑奖”,该奖项面向亚洲地区的青年雕塑家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吸引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韩国等近1000位雕塑家约2000件作品参加,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雕塑品牌。各个工作室根据教学要求,与政府、企业、专业学术机构、美术馆、画廊等形成长期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个以教学结合实践的项目合作,成效显著。
(文:袁月;图: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