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为期两周的“邂逅丝路育见美好:‘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西藏工作营举行结营汇报与展演。
“邂逅丝路育见美好:‘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由
联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和机构发起的大型公共艺术与社会美育行动计划。此次西藏站是继喀什站、重庆站后的第三站,与西藏大学、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西藏基地、醍醐 -吉本岗艺术中心携手举办。西藏工作营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两个结合”的视野,围绕古城保护、遗产活化、社会美育、艺术乡创等议题,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社会为现场,以大地为课堂,以行走为方法,探寻扎根生命体验的艺术创生。
本次工作营共招募20名学员,既有来自北京大学、韩国弘益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硕博生,也有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的师生,还包括重庆市基础教育界的青年才俊。
工作营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时间为7月1日-4日,以线上讲堂的形式开展西藏工作营丝路讲堂第一至四讲,分别为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于小冬教授主讲的《西藏绘画研究的美术史语境》、西藏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木雅-曲吉建才教授主讲的《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觉嘎教授主讲的《西藏当代音乐》、西藏大学艺术学院次旺扎西教授主讲的《西藏现当代美术发展》线上讲堂拓宽了学员的学术视野,让学员们深入了解西藏当地的文化艺术,为随后线下工作营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时间为7月10日—7月16日,工作营线下部分全面启动。7月10日,开营仪式在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西藏基地举行。
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视频致辞。
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西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天祥教授,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艺游学研究院院长胡俊教授,醍醐文化艺术品牌联合创始人、西藏北京商会副会长方堃先生参加。开营仪式后,向勇主讲工作营第五讲《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西藏文化特性:恋地情结、原型认同和身份认同》,王天祥主讲工作营第六讲《扎根(生命)实践的艺术学研究》。线下工作营期间,师生们深入拉萨古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琼结县乡村等开展田野调查、学术交流、在地创作与学术研究。
2023年7月15日,邂逅丝路 育见美好:“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西藏工作营暨第二届吉本岗论坛(青年论坛)闭幕。本次工作营结营仪式与吉本岗艺术中心、醍醐艺术主办的第二届吉本岗论坛相结合,营员们作为青年学者,结合各小组阶段性成果进行主题发言。
在结营仪式上,庞茂琨发表致辞,并宣布西藏工作营结束。他指出,邂逅丝路育见美好:“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逐渐成为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力量。本次工作营的营员们关切具身体验,沉浸式挖掘创作思路和灵感,讨论和交流西藏艺术文化命题,共学共创,成果丰硕。
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营员们从生命体验出发,寻求从0到1的质性变化,建构与自我、他人、地方的链接,互学互鉴,产生了基于西藏地域文化、形式多样的实践成果。
章林欣、邵江淮、王司洋共同创作《圣城-十三话》沉浸式游戏绘本设计方案,赵兰、张翊飞、郑海容以《三棱镜:藏漂的自我表达与链接》为题目发言,
高梓铭、吴季蕾、苏俊维的发言题目为《镜观其像:藏地语境下的自我观像与文化认同》,袁潇涵、吴启迪、刘凡郡的课题名为《柔性灵活的社会调查:自媒体运营推动西藏文旅产业发展》,王慧乐、沈洋、车宝琪的发言题目为《廓然回首:基于八廓古街情感场域价值感知的地方营造》,廖炼秋、吴宇芯、秦茹施的题目为《西藏牦牛文化IP形象开发与运用》,王四川、张玉、李冲的汇报题目为《景观社会下藏装旅拍重构的⾏动研究》。
各小组汇报结束后,两位学术观察员基于自身感受和对工作营的观察进行发言。重庆市大足区田家炳中学胥国霞副校长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本次工作营的感受。
学术观察员澳门科技大学创意写作专业蔺墨逸博士以《生而灵性美而不同》为题,回顾和总结工作营带给自我的成长与启示。
在评议环节,西藏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陈娅玲教授指出,各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都是西藏地区的痛点问题,并认为用艺术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总有一天这些问题会被解决。向勇从三个维度对工作营进行总结。王天祥提出四个关键词,即:“空杯心”“不定义”“可持续”“感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