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我校本学期首堂“大思政”工作坊“踏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岩精神”专题写生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唐青阳、党委副书记左益、副校长段胜峰出席,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及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坊。左益主持开课仪式。
唐青阳围绕如何上好“大思政课”和学校近年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铸魂育人的举措讲话。他表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充分发挥艺术学科专业优势,精心打造
大思政工作坊,推出了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做优了一批品牌示范活动。学校党委紧抓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创新机遇,建成重庆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川美分中心,聚焦培养“人民艺术家”“人民设计师”的教育改革理念,积极推进思政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展览、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红岩精神贯穿艺术实践全过程,把思政教育融入文艺创作、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之中,将作品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之上。
段胜峰介绍“大思政”工作坊有关情况。他指出,作为一所“出人才、出作品”的艺术院校,我校一直以来将外出实践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走出校园描绘中华大地的斑斓画卷。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思政课堂与专业课堂有机融合,在全国首创“关键在教师、主体在学生、主阵地在课堂”的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探索出“思政+艺术”特色育人新路径。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斌介绍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思政”工作坊情况。他谈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积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有灵魂的大学生,争做有情怀的大先生,建设有协同的大教育,探索“让艺术之美绽放出思想之花”。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晶为师生作红岩精神专题辅导。她结合授课现场的历史传统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岩精神的重要论述,讲解了红岩精神培育主体、精神实质、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
学校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耿杉、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熊莉钧结合红岩主题在川美创作历史中延绵不绝的传承所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通过各种艺术类别,不断深挖主题,为师生讲述弘扬红岩精神中的川美力量。
学校造型艺术学院教授陈树中、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黄越结合个人创作心得经历,分别为现场师生讲述了《1945 毛泽东在重庆红岩村宴请许德珩夫妇》《红岩风骨》的创作历程。
参与本次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的刘列凤同学认为,本次专题写生课不仅仅是写生创作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先烈们和衷共济、不折不挠的精神品质,让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裴育娇同学谈到,将继续利用在艺术上的专长和热情,探索更多表达红岩精神的方式,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作品感受到红岩精神的力量。
目前,我校共开设11个外出实践教学“大思政”工作坊,该系列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激励我校师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岩精神,鼓足精神干劲,聚力擦亮重庆文化“金名片”、切实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系列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新闻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环球网、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华龙网、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人民网、上游新闻、当代党员杂志社等媒体来到活动现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集中推出各类报道数十篇。